素养立意 任务驱动 实践为本——《青山处处埋忠骨》说课稿

发布时间:2023-03-27 信息来源: 语文组 卞艳 浏览次数:10438次

undefined

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“教-学-评”一体化。指出:“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。教师应树立“教一学一评”一体化的意识,科学选择评价方式,合理使用评价工具,妥善运用评价语言,注重鼓励学生,激发学习积极性。”怎样在课标的指导下,用部编教材来指导学生学语文,用评价促进学生学语文,发展学生核心素养?我在今天的课堂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。


  一、坚持素养立意  

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,要求教学“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,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”。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、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,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、思维能力、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。本课教学我立足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“责任与担当”,坚持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,突出文以载道,把立德树人作为我教学的根本任务,引导学生体会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责任与担当,传承革命精神,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
undefined


教学中,我将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实践相融合,紧扣教材的语文要素,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、朗读语言、运用语言学习过程中,通过听、说、读、写潜默化地发展学生的思维,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,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,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。


undefined


Essays on education


  二、坚持以教促学  
undefined
课本任务
undefined
任务驱动


在教学中,我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文本课后习题的要求,设计了一个核心的任务,即默读课文,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、语言、神态的语句,体会他的内心世界。整堂课让学生带着这个任务默读课文、圈画语句、批注思考,然后交流。课堂上我也紧紧围绕这个任务组织展开教学,引导孩子品读,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。


undefined

有效引导


在核心任务驱动下,老师该如何进行有效引导呢?我的做法主要有三点:一、抓关键句,还原画面。在交流体会时,我通过学生的发言,适时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句去想象还原画面,“你仿佛看到什么?”帮助孩子更好走进人物内心。二、结合资料,揣摩内心。基于这课的理解难度,通过资料的补充, 来丰富文本的内容,丰富孩子的认知,让孩子想想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?帮助孩子深入地揣摩人物内心。这样的做法是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,从而真正实现以教促学。三、入情入境,引读共情。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走入人物的内心,与文本产生共情,我设计了几处富有感染力的引读,通过音乐的烘托渲染,通过老师富有激情的导语,带领孩子入情入境,读出感情,让孩子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心灵受到触动。


undefined


  三、坚持以学定教  
怎样让孩子共情
undefined

《青山处处埋忠骨》这篇课文所表达的人物的内心世界,对于孩子来说很难体会,这篇课文离孩子年代太久远,怎么能让孩子“共情”,体会毛主席凡人的情怀和伟人的担当,是学习这篇课文最大的困难,所以基于学情的考虑和文本特色,我在第二部分如何理解毛主席说的这段话的教学中,是这样做的:一、结合课后习题 为了让“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”这一形象丰满起来,首先结合课后第三习题,让孩子说说知道的英雄事迹,这样就巧妙将课后习题融入教学过程。二、借助媒体手段 通过播放精心搜集制作的感人的视频片段和烈士名单,让孩子产生震撼,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,从而对主席不搞特殊这个说法有了更感性的认识,情感得以升华。三、介绍背景资料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“岸英是我的儿子,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”这句话,我借助战争形势图、用三句简洁形象地话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,让孩子真正理解毛主席为什么会这样说,明白毛主席想到的不只是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,更想到了朝鲜人民,想到了中朝两国的友谊,想到了国家与国家的安全,这是以国为重,顾全大局,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担当。这一部分的教学是孩子理解的难点,之前会纠结老师是不是讲多了,但针对文本的特殊性,我觉得孩子不会的、理解不了的地方,也就是老师该讲的地方还是应该大胆讲,这纯属个人想法,与大家探讨。


undefined

《青山处处埋忠骨》是五下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,整个设计是基于单元视角下的,紧扣单元目标,以“责任与担当”为人文主题,以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为任务驱动,恰当使用资料,用多元的方法帮助孩子体会人物内心,落实本课在单元中的教学价值。


以学定教,以教促学,以评导学。课堂上老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“体会”“朗读”“练笔”反映出来,在老师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,用相机的评价来指引学生,为学导向;激励学生,为学助力。例如在评价学生练笔时,我通过三种不同的评价方式:老师点评,学生互评,学生自评,巧妙将评价与教、学有机结合,形成教学评一致性。所以说:教学评一体化不仅仅体现在结果上,更体现在过程中,我们应该在过程中力求达到“教学评一体化”。


undefined

Essays on education


END






撰 文 |  卞   艳


审 核 |  周元斌


排 版 |  王   伟








小学部 PRIMARY SCHOOL 初中部 Junior high 高中部 Senior high 科学生态城校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