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学生镶嵌一幕仪式感

发布时间:2024-11-18 信息来源: 初中语文组 石志刚 浏览次数:4061次

给学生

镶嵌一幕仪式感

文丨石志刚

犹记得我校中考百日誓师大会的日子。那天,运动场布置得特别喜庆,鲜红的条幅迎风招展,像是侧漏着自信的呼声;高端大气的背景墙板,屹立在主席台的中央,雄赳赳的,气宇轩昂,像是授予胜者的大徽章,映射出满道辉煌。


毕业班的同学们一起穿越“得胜门”,穿越后,每位同学都在许愿墙上贴上自己的愿望。我观察了一下,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跳跃着去粘贴的,像“鱼跃龙门”。他们,都希望“高中”,都想成为“人上人”,都想讨得一个好彩头。


心怀希望,有仪式地表达,何尝不是一件事好事呢?特别的日子,支以特别的仪式。

记忆仍停留在今年春季开学时。那天,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明信片,也让他们在明信片上写上自己的新年愿望,粘贴到后黑板上。学生个个兴高采烈,都是情不自禁地腾跃起来,把愿望粘贴在最高处。没有一位同学愿意贴在黑板的最低处,更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愿望贴在他人的下方。

诚然,以这般腾跃的姿态,去追逐自己的梦想,不甘人后,孜孜以求,这或许是仪式的魔力。

在平淡的日月里,有时候,铺陈一幕适切的仪式,是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苏醒的,更可以让一个人在特殊的时刻满怀希望。给自己镶嵌一幕仪式,让心灵经历一次复苏和激越,何尝不好?

暑假回家,看到父母房间的阳台上,摆上了一组新版的结婚照。我不禁暗笑起来,心想都花甲之年了,竟然还有心情去补拍一组结婚照!

也许我不经意的笑意,被母亲捕捉。她连忙解释道:“刚好,那家摄影店做优惠活动,你弟弟有个熟人,就说给我们再便宜一点,我和你爸就决定去照一套。我们老了,留一个念想……我们还办了结婚证……”

“留一个念想……我们还办了结婚证……”母亲的话一出,我为自己刚才无端的笑意深感自责和愧疚。火辣辣的脸上像浇上了一层辣椒面一样刺痛,内心无限的熔浆在翻滚……

殊不知,父母结婚那个年代,所有的仪式,都是在贫瘠和极简的舞台上完成。黑白底色的结婚照上,影印的都是贫寒与木讷的容颜与姿势,那些素颜甚至有些病态。如今,母亲穿着心仪的婚纱,父亲穿着笔挺的西装,拍摄一套婚纱照,回望一下他们的青春模样,见证一场他们的婚姻旅程,砥砺一程他们的未来,有何不可?

想必,给自己镶嵌一幕仪式,是对幸福的回望与阔契,是对岁月的礼拜与笃定。

由此,我突然对经开外校“真教育”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。学校创办初期,黄校长给每位学生准备了餐巾和连襟,去食堂就餐,都必须佩戴连襟后才能开始吃饭。这样做,赋予学生高格的仪式感,一来干净卫生,二来显得绅士风度。这样的仪式体验,旨在营造一种敬畏的就餐氛围。

是呀,情境育人的今天,有些装束和美育,是在仪式的熏陶下,指规我们更加规矩一些,不至于那么肆无忌惮。文化育人,是从文化润心开始的。每一幕仪式感的背后,都力透一份育人的理念。仪式的流程,就是我们雕心塑形的过程。

做教育,总会给学生很多的仪式感,这样的事不胜枚举。

当然,生命的历程如流水一般荡漾。我们或薄或厚的历练过程早已散落在烟波浩渺之中,但每一个瞬间的支撑,只有赋予仪式感,才有可能永固于自己或他人的记忆刻度之中。

教育生涯的周而复始,沉淀着自我成长的历史,是自己奔赴的山川湖海,是自己品味的酸甜苦辣。在平凡的岁月中,给自己镶嵌一幕仪式感,为自己的前行打气、砥砺、庆祝。在仪式前,感知时序的幻化,感受人情的冷暖,感慨岁月的美妙。

或许,一杯酒,一泡茶,一段留言,一束鲜花,一张照片,一张卡片……凭借仪式感的光芒,丈量我的岁月,测绘出我缤纷的世界。


4.png

END



栏目策划:周元斌

编辑:方秋玮

审核:贾卫华 胡丹



undefined

小学部 PRIMARY SCHOOL 初中部 Junior high 高中部 Senior high 科学生态城校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