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,需要一分月华

发布时间:2023-05-19 信息来源: 语文组 石志刚 浏览次数:5816次

人,成年之后,都会有一番作为。无论大小作为总得有,因人而异。大小,既有命,又有运。大可不必作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。毕竟,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不同的节奏和风姿。我们何必要一概而论呢?

其实,生命很脆弱,易燥、易怒、易乐、易盲从、易消失,更易被现实境遇所折服。但我想,生命应该向阳微笑,温柔坚定而生,月华融融映射。因为总有一丝力量和勇气,会激活你生命中的激进分子,遇坎坷以奋进,遇迷惘以清明,遇抑郁以活力,遇绝境以新升。

侄儿前一个月来武汉参加体育高考,考完那天给我打电话,接通后,一直哭,说自己没有考好。我简短安慰后,说了一句:知道哭,说明有认知感、羞耻感和忧虑感……离高考还有40多天,一心一意攻克文化课吧……考试能把人考哭,我觉得是好事,重要的是哭后的反思力和行动力。不该再郁结于眼前的困顿中,把这样的困顿情境渲染成世界末日,大可不必。被考试考哭这件事,估计会在一个十八岁青年的脑海中留下永恒的印记,这种印记会伴随他一生。假若这种考后“哭泣”的羞耻感、明晰感,能持续激发和转化为他成长的动力和能量,何尝不是一件好事?作为人,心灵中总得有一丝清辉来照亮自己的人生,否则人生中汇聚太多的至暗会压垮我们。

三月月考考完那天,班里几个女照样哭得稀里哗啦。基于对考况的判断和忧忡,触景生情是哭泣的自然之相,也是生命个体自然情感的流露。学生的情感宣泄只有通过哭泣来排遣。我很是理解。作为老师只能加以规劝、鼓励、转移。更不必把分数高低作为加持学生的武器。老实说,我一直希望,也一直努力,在我所教的班级里,有一个健康爽朗的分数。健康与活力可以不与分数对抗,在铺就健康与活力的征程中,锻造出“海上生明月”一般美妙的分数。祈愿学生在班级里、校园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与幸福,于此也收获一段可以一生怀想的最纯粹、最人性的感情。

理想敌不过现实,我是知道的,但我们还得保持理想。班里一个学生特别喜欢玩航模,着迷,把过多的心思都花在了组装、改装、试飞上,上个月的学校运动会开幕式,他一展身手,理想与兴趣得到释放,特别开心。私下跟我说:老师,以后你叫我干什么,我都愿意……因为我的晚自习,我允许他去大操场研究与试飞,并且免了他那天的语文作业。若干年后,假若他成了航模研究专家,这样的成全将会成为他心中永远怀念的“月华”。

同样是上周的应急纸飞机比赛,我派出了近十位同学应战,结果全军覆没。我并不沮丧。这个年龄就是飞纸飞机的年龄,就像纸飞机一样轻飘在空中的年龄,不必严苛到把暂时的成功飞跃作为标榜的徽章。班里其中一个娃,本周一早晨继续研究他的纸飞机,被我没收,心有不甘,中午继续叠了一架,把飞机头用透明胶带粘住,加重质量,飞得远,不会回飞,这是他的研究成果,自豪地给我解释。有些看似幼稚的奇思妙想,也许滋长的就是对科学的探索,也不必看成厌恶至极的淘气混沌。年龄是底色,每一份沉稳和厚重,需要岁月的洗礼和沉淀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有秩序、有要求地点燃和唤醒,而非全盘否定。

生命需要有一袭月华映照。每一个鲜活的生命,都会被现实中以“我是为你好”的名义遭受较为严重的压制。压住了生命的月华跃出的丰富性与可能性。但,仍要保持怀想,让生命的成长多一番可能,多一份生长素,多一次温暖的茁壮。或许,这样,更健康,更活力。


作者简介

石志刚,男,中共党员,中学语文高级教师,中国教育学会会员,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,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,长江日报公益名师团名师,区语文教学名师。

石老师秉承“贴近人性、启迪心灵”的方式去教育学生,崇尚追求“最纯粹、最具精神性”的师生关系。一直追求多角度、多层次地思考生活,以期教书育人、丰富自我,提升境界。

微信图片_20230519185113 - 副本(1).jpg



小学部 PRIMARY SCHOOL 初中部 Junior high 高中部 Senior high 科学生态城校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