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阳修的寂寞

发布时间:2023-11-23 信息来源: 初中语文组 叶飞龙 浏览次数:3599次

欧阳修的寂寞

语文组  叶飞龙


“平山栏槛倚晴空,山色有无中。手种堂前垂柳,别来几度春风。文章太守,挥毫万字,一饮千钟。行乐直须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。”一个萧瑟的朝代,一幅寂寞的身影,一曲断肠的离歌。“朱弦一曲余音在,犹是当年寂寞心。”那灵魂最深处油然而生的情愫,缠绵了千年。

undefined


北宋醉翁欧阳修,生于小吏之家,四岁丧父,孤儿寡母在他父亲唯一留下的两袖清风中相依为命。有一位开明母亲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孩子,有一个聪明好学孩子的母亲是开心的母亲。欧阳修和母亲在环堵萧然、徒有四壁的“危巢”中,以天地圣贤之道相授受,笑对春雷冬雪。


“三十老明经,七十少进士”的年代里,他却从一开始就是个例外。只因为即使在最黯淡的日子里,他也在以芦秆代笔、沙尘为纸,抒写着一个大写的“天下”——这份沉甸甸的支撑着一个民族信仰的责任传承。“达则兼济天下”,在这条是是非非、真真假假的仕途上出与入,中国的文人历来走得艰辛又委屈。欧阳修风节凛然、不卑不亢,因为他铭记着父亲的廉洁仁慈,铭记着母亲的耳提面命,他铭记着身后那天下苍生殷切的眼神;即使大起大落,他也无怨无悔,是一种伟岸的坦荡。“为人刚毅正直,忠言谠论,犯颜直谏,时为典范;又诗文、学术成就卓著,为天下所仰慕。”简约的评传,掩不住一代宗师的铿锵风骨;被诟骂与贬谪的遭际,更衬出中国式文人的顶天立地与虚怀若谷。


undefined


当一个人经历过足够多的磨难,在他回首往事,则难免伤神。冰心曾不无乐观地说“愿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”,足见古往今来人情相通。尤其是当他的付出并不被当世人认可,他的结局并不客观公正,这情伤,会更醇,醇得一如醉翁亭的泉酒,迷离了诗人的心。


乳白的嫩芽,破土而出,在与落红春泥的交接中,在风露霓虹的过往中,履行着他独一无二的生命之使命。直至金菊绽放了闲逸的季节,他以悬日托月的参天虬枝和饱含天地灵气、红得深沉醇美的霜叶装点了这莽莽江山。我想,那醉意不在山水间的欧阳修必也为生命之奇美深深地陶醉过,所以他怀念一路走来的一切辛苦遭逢。他礼赞生命。


“春风疑不到天涯,二月山城未见花。残雪压枝犹有橘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夜闻归雁生乡思,病入新生感物华。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。”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。阅尽倾国倾城的盛大繁华,独对一枝秾艳时那况味,是“不须嗟”的豁然与大度,更是几许凄美的寂寞。这寂寞又是那么坦然。因为,经历过,用心地一路走来,是故无怨无悔。


undefined

“平山栏槛倚晴空,山色有无中。手种堂前垂柳,别来几度春风。文章太守,挥毫万字,一饮千钟。行乐直须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。”


孤独是心中无物;寂寞是心中有气象万千,却手足无措。欧阳修的寂寞,不是空旷的叹息,是一份饱含情与理的深沉的怀念。


END






撰 文 |  叶飞龙


审 核 |  周元斌


排 版 |  王   伟













小学部 PRIMARY SCHOOL 初中部 Junior high 高中部 Senior high 科学生态城校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