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海峡杯】 黑与白的交融

发布时间:2024-04-01 信息来源: 六(4)班 朱君逸 浏览次数:4817次

第17届海峡杯作文大赛

一等奖作品展

undefined

六(4)班   朱君逸 


黑与白的交融


这两支铅笔,一支如炭般的黑,一支如雪般的白。它们看起来截然不同,各自独立,却又相互需要。 

有一天,在美术课上,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,要求我们用黑白两色画出我们心中的梦想,让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使命:创造美。起初,我只用黑色铅笔勾勒出梦想中城堡的轮廓,它坚固而神秘。然而,当我试图在上面用白笔添加细节时,我发现黑背景中的白色铅笔的线条远没有黑色那么醒目,它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显示其存在。 

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两支铅笔的交互。黑色铅笔无论到哪里都十分显眼,而白色铅笔却需要黑色的背景才能彰显其美。我意识到,这就像我们的生活,总是需要不同的元素来相互映衬,才能更完美的呈现。 

我尝试着让这两种颜色在我的画作中和谐共存。我用黑色画山丘,用白色在山顶勾勒雪线;我用黑色描绘天空,白色点缀繁星。渐渐地,我发现黑色铅笔赋予了画面力量和深度,而白色铅笔给予了画面光明和希望。 

画完,我退后一步,望着我的作品,心中涌出一种新的理解。黑与白就如同日与夜、冷与热,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需要。没有黑,白就显不出清晰;没有白,黑也就失去了光明。 

这也让我想到了黑与白,就如同我们班上每个独特的同学——有的同学内向,有的同学外向。课堂上,既需要内向同学深思后呈现出的深刻而又独到的见解,也需要外向同学营造出的积极而又活跃的课堂氛围。我们可能不同,但当我们一起合作时,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、生动的课堂。 

黑与白也如同社会上不同行业、不同职业的人。忙碌的农民在乡间田野辛勤劳作,著名作家在城市的书房里沉浸在文学创作的世界中。他们看似独立又相互需要。农民为作家提供物质食粮,而作家又为农民提供精神慰藉和教育启迪。 

黑白铅笔的画给我一个启发:即便是完全不同的个体,也可以和谐共存。学会欣赏差异,理解对立,将个体的优势相互融合,正是推动我们个人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所在。就如画面中的黑与白,彼此融合,和谐相处,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美好,更加丰富的人生画卷。       



佳作点评

本文以两支铅笔为载体,深刻地探讨了对立与和谐的主题。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黑白两色的铅笔比作人生中的冷暖、明暗,以及社会中的各种对立面。小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黑白铅笔在绘画中的相互作用,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补充。这不仅是艺术的运用,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。 

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,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利用差异,让对立的元素和谐共存,共同创造出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人生画卷。本文是对青少年如何在多元化社会中找到自己位置的有力阐释,也是对和谐共处理念的生动诠释。

(指导老师:孙 鼎)






END




审 核 |  周元斌

排 版 |  王   伟





小学部 PRIMARY SCHOOL 初中部 Junior high 高中部 Senior high 科学生态城校区